從事成衣業的台商,採取台灣接單、全球生產的模式,在全球布局的情況下,要遠遠勝過單一國家、地區設廠的方式;然而要執行這個分散風險的策略,最重要是必須擁有一個富彈性且靈活的管理團隊。
原本在WTO架構下,許多台商都認為,中國大陸將是未來成衣代工業的唯一霸主,但經過這幾年的人民幣升值,還有工資不斷上升後,大陸在成衣代工業的優勢流失殆盡。
尤其是週邊國家,包括越南、柬埔寨的崛起,都讓以往設廠投資的第一志願─大陸,蒙上了一層隱憂。隨著低成本的環境逐水草而居的台資企業,自然得遵守這套有如遊牧民族的遊戲規則。
不過想要跟著遊戲規則走的人不少,但有此能力者卻不一定多。因為跨國經營,除了資金鏈不能斷之外,包括管理、物料配套與克服運輸困難等,在在都考驗著這些從事這項最傳統行業的台商應變能力。
尤其在知名品牌競相把訂單移往低成本的國家時,中國大陸昔日享有的競爭優勢,將逐步流失。為了要搶回訂單,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前往低工資環境設廠,跟著訂單跑的策略看似簡單,但卻彰顯了台商遊牧全球的無奈與宿命。
愛迪達轉單 台商代工廠喊苦
向來是全球知名運動品牌服裝生產重鎮的中國大陸,最近將出現重大變化,據了解,由於生產成本差距過大,愛迪達(Adidas)正研究分階段把原本在中國代工生產的運動服訂單,移轉到東南亞等地。
這家下單規模龐大的運動品牌,據上海第一財經日報引述成衣業人士指出,如這項計劃落實將影響大陸近3百家代工企業。據了解,其中有不少都是台商公司。
據大陸媒體報導,事實上,要移轉訂單的大型運動服裝品牌,還不只愛迪達一家,包括Nike、Puma也都規劃要逐步轉移大陸代工訂單到其他亞洲國家。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官員就表示,以往在中國大陸的服裝代工業務,近年來,已有不少移轉到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越南與斯里蘭卡等國。
最近原本經營就相當吃力的大陸成衣業,如再遭到三大運動品牌服裝的撤單,往後營運將更雪上加霜。一家位於東莞的台資成衣廠商就指出,其實愛迪達喊著要轉單已有一陣子了,但這次好像是真的。
尤其是人民幣漲聲不斷,讓原本平均工資就已高出許多東南亞國家一截的大陸成衣業,在競爭上居於劣勢。
為了規避大陸經營成本不斷提高,台資專業成衣代工廠商中規模最大的聚陽,最近就不斷提高包括印尼與菲律賓的投資,以分散大陸訂單可能流失的風險。
雖然明年大陸就要取消成衣的配額制,然而仍有不少台商基於成本考量,繼續維持大陸以外的生產基地,包括亞洲的約旦、非洲的模里西斯,仍有不少台商在當地保留龐大的產能。
造成這些國際品牌訂單移轉的主要因素,包括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的雙重壓力;據大陸產能最大的製襪企業夢娜襪業董事長宗谷音指出,過去一年來,該公司的產品平均成本上升了15%。
為因應出口難度提高,包括台商與大陸本土的成衣加工業者,都苦思在產品上升級,或是自創品牌,同時提高內銷比率,企圖藉此擺脫出口訂單不斷減少的情況。
就以台南企業來說,在大陸自創品牌Tony Wear,近年來已打響名號;這套成功經營模式,讓不少台資成衣加工業者自創品牌的意願提升不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