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交大剛歡慶在台建校五十週年。學校所規劃「交大五十、台灣五十、影響五十」校慶主題活動票選出五十位傑出校友,盡是台灣科技標竿企業領袖。我們可以說:交大一所學校的歷史和榮耀,正具體而微地顯示出過去五十年來台灣經濟發展的軌跡,展現了全民對於技術發展、製造生產、科技創新與經濟成長的渴望和努力。
然而,當一個社會對第二部門(工商企業)發展過分強調的同時,必然引發人才失衡、資源分配排擠和社會部門發展失調的問題。
五十多年來,台灣社會第三部門中諸如:環境生態、道德倫理、教育體系、弱勢照顧、多元族群與文化發展等等重要人文社會議題,一直都被認為是「次於經濟發展的」、是「附屬的」,未能獲得足夠的社會關注與資源,呈現出相對弱勢的發展。但由此所引發的一連串社會問題,卻須讓畢竟是住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台灣人民一起買單。
長久以來,台灣最優秀的年輕人,一窩蜂地投入自然科學理工領域。畢業以後,則在製造與科技產業裡搶破頭地爭著在自動化與網路化後日益僧多粥少的飯碗,好像那就是他╱她們唯一的出路。
相對的,人文社會領域學生則可能意識到自己「不是最優秀的」,是「競爭力較差的一群」,可能是「畢業」就得要考慮「轉業」的,更是必須培養「第二專長」,將來才能討生活的。
事實上,在最需要具備人文素養和新科技能力年輕人投入的,諸如:弱勢身障、社會服務、社會工作、愛心公益、社區營造、地方文史,乃至於觀光旅遊、餐飲服務、醫療保健產業和團體裡面,我們看到的盡是白髮蒼蒼的領導者和熱心服務的退休義工。
其實,隨著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相對於無論在生產、成本、利潤、人才方面都已經競爭爆炸的第二部門,第三部門正充滿產業發展和創新創業的機會。台灣多元族群社會的發展,也需要更多科技與人文跨領域人才的結合。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在求才若渴的NGO╱NPO裡,顯然正有著極大的揮灑空間。而也唯有將真正優秀的年輕人才導入,台灣社會第三部門的未來發展才能有扎實的基礎。
這正是「新世代」創新創業的「新方向」,更是台灣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新機會」!
(作者為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